找到相关内容19981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浙江寺观藏书考

    经济发达,故苏轼说:“吴越地方千里,带甲十万,铸山煮海,象犀珠玉之富,甲于天下。”5自钱鏐由梁太祖朱温封为吴越王后,传三世五代,均崇信佛教,大兴寺塔,广凿石窟造像,雕刻佛经。尤其首都杭州,据《十国春秋...

    刘杭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33490752.html
  • 三乘究竟与一乘究竟——兼论印顺导师由缘起性空论以证成“一乘究竟”的可能性

    路途还非常遥远,因此他们想退还原处。   这位导师愍念旅人们半途而废的愚痴,于是以方便力,于险恶道中过三百由旬的地方,幻化为一座城池,告诉众人说:“你们不要恐惧,不要退还!现在已到了这座大城,你们可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3490898.html
  • 五戒是良医--妙莲老法师讲述

    的,十众开会一致认为可以在别的地方用,那就可以;你就算是当家、住持,也不可以私给。又常住有多馀的,你拿来自已做人情也是犯戒。十方常住物,比如果、树、花木;有熟人来时,你拿常住的一个果或什么给他,都不可...、一心不乱的时候,那你二、六时中一切都是吉祥、自在、安乐。如果你还有烦恼、颠倒、情绪不定,这样你见到什么佛?是见魔啊!那是魔变的佛,不是真佛。这地方注意啊,如果你真实见到佛,身心决定安然自在;如果是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0333191022.html
  • 晚明天主教与佛教的冲突及影响

    予以肯定的地方就“只限于能与儒学拟同的范围”,表现出一种“冷静的理性主义”态度。他们还试图融会二者,引西学以为中用。[50]另一类是尊尚佛教但不黜抑天主教者,以李贽为代表。李贽是晚明有名的狂禅,思想性格...

    马晓英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091549.html
  • 良知与人性的进化

    要人民心服,这就要靠致良知了。阳明认为人都有机会发现自己心头的良知,这才是社会安定的关键,事实上他也一直在为此而努力。关于阳明指导人之良知有一个故事,是阳明弟子逮到一贼,贼问阳明“我的良知在什么地方?”...

    聂瑞国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4291604.html
  • 牟宗三与现象学

    unterwegs),却在某种程度上指示出一个可以既避开“智识主义 ”(Intellektualismus),也可以避开“道德主义”(Moralismus)的方向。笔者将在其他地方对此问题做进一步的展开。  ...

    倪梁康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4391605.html
  • 名岂寒山得,诗曾张继留

    古朴的所在,岂知事实上凡是到过那边的人,无不感到重重失望……”   谭正璧(1900—1991年)是在1931年春游了寒山寺的,他在《忆苏州》一文中说得要含蓄得多:“寒山寺在枫桥之侧,这地方是以唐人...

    林公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4391606.html
  • 砺志铸魂——寒山寺“大钟大碑”建设散记

    应该说只是恢复历史上寒山寺原貌的一种扩展。   大家认为,尽管第二个方案实施起来困难重重,但觉得这是一个对地方、对寺院都是双赢的方案,是一个符合苏州大旅游文化品牌的方案。只要有苏州市领导的支持,只要...

    王国栋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4591612.html
  • 持诵《普贤行愿品》速得成就的道理——益西彭措堪布

    作释迦牟尼佛、想作耶稣、想作孔子,都可以做成。   我们解释体普贤时,曾经按《别行疏钞》讲过,“体性周遍”叫做普,就是一切一切的现象并不是从其它地方来的,唯独是这个心体上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普贤行愿品|普贤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0/16373791663.html
  • 经典与诠释——论朱熹的诠释思想

    的是难点,因为难点是属于读者尚不理解的问题,是出现在读者面前明显的、不可回避的障碍。而疑点则是通过读者对有所理解的深入反思而产生的,也就是说,恰恰是在读者自以为已经理解的地方才会产生疑点。《语类》中...

    潘德荣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4592062.html